
今天(7月12日),8家新股同时上市也成为了市场的奇观。事实上,从去年来港交所的种种努力来看,目前大量的A股上市公司扎堆赴港上市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。“锣都不够用了”在港交所上市,敲锣是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。本周一,雷军就在港交所敲锣,意味着小米正式在港交所上市。
报道称,起初,英国高层官员对这一提议嗤之以鼻,斥之为“噱头”,但现在,唐宁街显然在认真对待这一提议。一名消息人士说:“杰里米·科尔宾和议员们拒绝承认脱欧正在损害我们的民主,并对数以百万计的企业造成伤害。保留这个议会意味着脱欧不仅无谓地推迟三个月,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延长。我们不能允许议会像浪费掉2019年那样浪费掉2020年。这个国家希望完成脱欧,以便继续前进。议员们即将就12月12日大选投票,这样我们就能有一个新议会。如果工党再次反对为人民负责,那么我们将考虑所有实现英国脱欧的选择,包括其他反对党提出的类似想法。”
我相信人工智能在将来会有助于改善药物发现,帮助我们更快地发现艾滋病毒疫苗,研发新的疟疾药物,等等。人工智能将首先在上游的研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但终究会有一天,人工智能会让医疗工作者借助手机为病人诊断,确保他们出色完成工作;人工智能也可能向农民提供作物种植的建议,包括何时以及如何耕种等等。但这还需要至少5-10年的时间。目前人工智能只是在上游的科研领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。
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,海康威视在账上的现金储备高度充裕、能够完全覆盖其全部债务的情况下,不仅长期保持着巨额的有息负债,且其有息负债的规模还在不停地快速扩张。为什么?从历史公告来看,海康威视今年上半年除了56亿元的大额现金分红之外,没有公告过任何大型项目投资或计划,并不存在其他需要大规模花钱之处,而且即便是56亿元的大额分红,对于账上保有266亿元巨额现金的海康威视来说,也实在构不成什么压力。
“董监高存在提前知情公司业绩并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可能性,所以说有一个窗口期的限制交易区间,如果说有确定的线索和证据证明董监高利用内幕信息,那就可能涉及内幕交易了,否则就只是个窗口期交易的违规行为。”8月9日,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“我觉得资本市场经常出现董监高敏感期买卖股票的情况,归根结底还是违法成本太低,和违规收益比起来,他们更愿意铤而走险。”
其次,在今年4月港交所新修订了《上市规则》,开始接受同股不同权的企业、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。最后,在本月港交所还提供了向互联网公司上市的指引,旨在进一步便利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申请上市。就在上述种种的规则改变之后,我们看到了同股不同权的小米在港交所上市了,一天8只新股的奇观也出现了。截至7月12日,2018年不仅迎来了像小米这样的大型IPO,今年累计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也达到了116家。